记者 辛圆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周五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谢少锋表示,工信部将一手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副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另外,他提到,工信部将开展赋能“深度行”和典型案例的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要推动“产业智能化”。同时,要建生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谢少锋还表示,工信部将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挥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研制,加强人才引育,伦理治理和国际合作,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规模广泛应用。
界面新闻查询发现,针对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地方层面正在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
《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广东将组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领域广泛拓展应用,并每年择优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案例,每个最高给予800万元奖励。
天津市日前发布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5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项重点新产品。
上述方案还提到,天津将培育30个标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0亿级以上企业3家,10亿级以上企业25家,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形成3-4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全力打造“全栈式AI”先锋城市。
深圳在3月份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年—2026年)》《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年—2026年)》等四份行动计划,涵盖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扶持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培育瞪羚企业及独角兽企业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