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网今日吃瓜资源:糖心全集-“电子财神庙”里的博弈:从生肖代码到现金流密码
*本文为 澎湃号·湃客财经 X 证券之星 联合出品,湃客财经栏目独家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发
在蛇年的A股市场中,“迎财神”的民俗传统与资本市场的现实表现交织成一幅既充满烟火气又略带复杂色彩的画卷。基金公司们早早摆上金元宝、红灯笼等吉祥装饰,券商APP首页也纷纷换上“财神到,红利来”的弹窗动画。
那么蛇年财经领域的“年味”如何?且看笔者进一步分析。
“谐音梗”、管理层生肖……玄学炒股琢磨不透
近年来,A股市场在农历年末常会出现“生肖”概念的炒作行情。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3年,与当年生肖相关的个股往往能录得翻倍涨幅。例如,牧原股份(猪)大涨215%,联环药业(鼠)大涨238%,金牛化工(牛)大涨164%,湖北广电(虎)大涨280%,兔宝宝(兔)大涨156%,而圣龙股份(龙)更是以421%的涨幅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并在2023年下半年以14连板的战绩荣膺“连板王”称号,同时也引领了一波“龙”系个股的市场热潮。
进入今年以来,由于A股市场中证券简称含“蛇”的个股较为稀少,市场的关注点除了集中在招商蛇口、川发龙蟒等相关个股外,部分投资者还通过谐音、神话故事等各种联想方式,筛选出了一批“蛇”系相关的个股进行炒作,如斯莱克、宝塔实业、葫芦娃等个股也受到了资金的热捧。
蛇年概念股是与“蛇”这一概念相关的股票,这种相关性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别:
首当其冲的是名字中直接包含与蛇相关的字的股票。例如,招商蛇口因其名字中含有“蛇”字,被市场认为是最纯正的蛇年概念股。同样,川发龙蟒因名字中含有“蟒”字,而蟒与蛇有一定关联,也被视为蛇年概念股。此外,还有如漳州发展,因漳州被称为“中国蛇城”,也被市场与蛇年概念联系起来。
其次是与蛇的种类或故事传说有关联的股票。例如,博士眼镜因其名字与眼镜蛇谐音,被市场认为是蛇年概念股。葫芦娃则因有“金刚葫芦娃智斗蛇精”的故事概念,同样被列入蛇年概念股。宝塔实业则因有“雷峰塔镇白蛇”的传说,也被视为与蛇年概念相关。
还有一些是涉及蛇类相关产业的股票。如赛伦生物,这是一家专注于抗血清抗毒素领域的生物医药企业,涉及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因此在蛇年概念中具有一定相关性。精华制药的中成药产品中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为独家品种,且王氏保赤丸和季德胜蛇药片曾被列为国家中药保密品种,其中季德胜蛇药片被列为绝密,因此也与蛇年概念有所关联。
还有一些与蛇年概念间接相关的股票。例如,实丰文化签约了蛇类游戏大IP《贪吃蛇大作战》,其电动玩具在特定时间上市,有望成为热销产品,因此被认为有望成为蛇年生肖概念潜力股。光线传媒则因有白蛇IP,参与制作了“白蛇”系列动画电影的制作,也被视为与蛇年概念相关。
最后有一些股票可能因公司的董事长属蛇,或者公司业务与蛇有某种间接联系,也被市场认为是蛇的概念股。但这类股票与蛇年的关联度相对较低,更多是一种市场炒作现象。
最终表现“一地鸡毛”
A股市场对“生肖行情”的炒作,可以说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市场现象。每当岁末年初,随着新一年生肖的轮换,投资者们总会不约而同地寻找与来年生肖相关联的股票进行炒作,期望能够“讨个好彩头”,在新的一年里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然而,这种基于生肖属性的投资逻辑,往往缺乏基本面的坚实支撑,其持续性也大打折扣。
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一些毫无逻辑、甚至荒诞不经的概念也能迅速发酵,引发市场的狂热追捧。这种“玄学炒股”的风气,不仅让市场充满了不理性的躁动,也使得那些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公司被淹没在喧嚣之中。葫芦娃等股票在蛇年期间的“神话”表现,就是A股市场“玄学炒股”现象的一个典型缩影。这些股票因为与生肖蛇的某种牵强联系,而被投资者盲目追捧,最终却往往以暴跌收场,让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
在蛇年概念股中,有多只股票的表现已经“一地鸡毛”。例如,宝塔实业在11月高点至今回撤高达43%、精华制药回撤幅度高达11%、川发龙蟒回撤幅度高达36%。
这种“玄学炒股”的风气,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扭曲和背离。资本市场本应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是优质企业成长壮大的摇篮。然而,在“玄学炒股”的氛围下,那些质地优良、业绩稳健的上市公司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认可。相反,一些质地差、业绩糟糕的公司,却因为某种莫名的“概念”或“题材”而被炒得热火朝天,股价虚高,泡沫严重。
这种扭曲的市场现象,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长此以往,将严重削弱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投资价值,对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蛇年炒蛇钞同样的逻辑?
而这种“玄学炒股”的风气,不仅仅局限于股票市场,也蔓延到了钱币收藏市场,特别是生肖纪念币和纪念钞的炒作上。
“上线即秒空”,继去年“龙币”“龙钞”大火之后,“蛇币”“蛇钞”也延续了抢购热潮。
根据人民银行此前公告,2025年贺岁双色铜合金纪念币面额10元,纪念钞面额20元,纪念币以及纪念钞均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在预约兑换方面,纪念币每人预约、兑换限额为20枚,纪念钞每人预约、兑换限额为20张。
许多市民表示,蛇年纪念币和纪念钞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尤其是对于生肖文化有特别情感的市民。
蛇年纪念钞和纪念币的市场反应热烈,二手市场上出现了较高的溢价,与此同时,线下线上的“蛇钞交易战”同步打响。
钱币交易平台爱藏APP显示,截至1月20日,单张散张(带4)的蛇年纪念钞参考价为32元/张,单张圆圆号(0689组合)的参考价则高达1700元/张。
价格飙涨之下是火爆的成交行情。爱藏APP显示,截至发稿,该平台今日2025蛇钞出售、求购发帖数量已过万条。
有市场观察者认为,从大的市场环境来看,在一个时段里,整体通货蛇钞市场可能会处于调整或观望期,行情价格基本稳定,上涨或下跌都缺少动力。另有看法认为,从蛇钞蛇币兑换与前一时段的价格震荡,再到目前的行情企稳,尚未见到大户和资本金主有异动,这与预期不符。
当交易所的电子鞭炮与庙会的锣鼓声在蛇年尾声共振,A股市场的迎财神大戏终是落下了红绿交织的帷幕。K线图上跳动的“金蛇狂舞”与钱币市场翻飞的“蛇纹钞影”,在玄学与理性的碰撞中映照出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生态——这里既有香烛缭绕的民俗信仰,也有财报数据的冰冷博弈。散户们捧着手机抢购“蛇钞”时,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接财神”?券商直播间里分析师解读生肖代码,股民在弹幕刷起“蛇我其谁”的谐音梗,资本市场的魔幻现实主义从未如此鲜活。
但真正的财神,或许早已将答案写在烟火深处:庙会摊主吆喝“金蛇纳福”时,总不忘提醒“福袋有价,心诚则灵”;量化模型在灯笼矩阵中捕捉阿尔法信号时,老股民正用朱砂笔在年报上圈出“现金流”三字。当蛇年纪念钞的溢价曲线与概念股的回撤K线悄然重叠,市场终是明悟——迎财神不是赌彩头,香火鼎盛处,既要信“金蛇献瑞”的吉兆,更需守“打草惊蛇”的警惕。毕竟资本市场没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唯有在敬畏中寻找价值锚点,方能让那电子屏上的“财神到”弹窗,化作账户里真正叮咚作响的红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