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g官网下载导航:糖心vlog新官方网站-优化行政检查,上海将全面应用“检查码”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4月17日上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媒体提问,民营企业非常关注公平竞争,良好法治环境是保障公平竞争的重要一环,请问如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且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此外,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性影响民营企业的感受度,是否有进一步优化的举措?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表示,今年将重点发力,进一步为企业创造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提升企业对行政执法的直观感受,同时努力降低企业解决纠纷的时间和成本。立法方面,重点推动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修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方面,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拓展审慎包容监管。普法方面,完善合规指引工作,引导民营企业合规经营。法律服务方面,发挥商事调解程序灵活的优势,以便企惠企为原则,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商事争议解决服务。同时,加大仲裁制度规则供给,推动拓展涉外海事临时仲裁适用范围。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办案时间和费用问题,将积极推动商事调解和仲裁改进办案流程、优化收费标准。通过综合施策,建设优良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行政检查是维护健康市场环境的重要监管措施之一,但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影响。去年底,《关于规范本市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出台。今年,以企业感受度为中心,在优化行政检查上出硬招,力争让企业有感受、感受好。
第一,开展“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检查。对风险低、信用高的企业,合理减少检查频次,尽量做到无事不扰;对风险高、信用低的企业重点关注,提高检查精准性。
第二,大力应用非现场检查。能通过视频监控、自动巡查等远程方式开展检查,且未发现违法行为的,原则上不再现场检查。
第三,全面应用“检查码”。检查前,统筹检查计划,实现多部门检查“应联合尽联合”;检查中,企业扫码即可核验执法人员资格,了解所有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检查后,企业扫码查看检查情况,并作出评价。今年以来,上海各行政执法部门通过“检查码”,现场检查企业7.9万余家,收到执法评议2.9万余条,不少企业对新的检查方式表示认可。在此基础上,将全面推行应用“检查码”,也邀请广大企业积极参与评价,帮助改进工作,推动行政检查提质增效,为大家营造安心经营、健康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